发布日期:2025-08-07 15:42 点击次数:127
最近跟范老(中医范成)谈起疼痛治疗,“远端取穴”是一项精妙的技艺。
当人体的某个部位出现疼痛时,高明医者不仅能从局部入手,还会通过精准远端穴位调节气血,帮助患者更快缓解病痛。
这种取穴的“远”与“准”,往往决定疗效的强弱与持久,亦是医者功底的重要体现。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肌肉和经络的不断记忆深化,已经对于疼痛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李仲愚的十八奇穴,又给远端取穴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
十八奇穴又叫指针十八奇穴。
李仲愚先生有四大绝活:指针,杵针,㘕气功法和净明动功。这些都是李老的家传,后来李老无私公开了,我们才得以认识并使用,在临床中发现效果很好,又不断地扩大病种和证型,从而这门医学技术被大家熟知。
二、指针的来由:从武侠“点穴”到医学绝技指针,源于湖北武当山,本是一门隐秘传承的技法。
在武侠小说中,人们常惊叹于高手的“点穴神功”,一指点按便能疗愈伤痛,而李仲愚先生的指针术,恰是这种传说的现实映照——手即为“针灸”,通过手指与手掌的点压、拨筋、推拿,模拟出针灸效果,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李仲愚先生自幼修习家传的锻炼功法,强健筋骨,手指劲力十足,使其能以手指代针,持续发力而不困乏。普通医者未经锻炼一则按压效果较差也难以长期施术,这也是靠谱的中医推拿的门槛为什么非常高的原因。
像我们医馆的贺老师,一身肌肉可以卧推两百多kg的猛男,以前学习推拿时也是练习了一年才掌握那种能很好的疏通经络放松肌肉的“劲”,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推拿光力气大都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收放自如、合适恰当的力量。
为此,李仲愚参照道家的“师刀”与佛家的“金刚杵”,发明了杵针(如七星混元杵、奎星笔等)作为工具,既能传承指针精髓,又降低了操作门槛。
三、十八奇穴:一部藏于指尖的“人体地图”指针十八奇穴以手部为主要施治区域,每一处穴位对应全身不同部位的病症,堪称“方寸之间藏天地”。为了方便记忆与使用,我们将其按头颈、胸腹、腰背、四肢等部位分类,并附上日常简易辨穴方法:
图片
1. 头颈问题头顶痛点:中指尖第一指关节桡侧(赤白肉际)——针对头顶疼痛。前头痛点(兼胃肠、膝踝不适):食指第一指关节桡侧——对前额痛、胃痛、膝踝扭伤有奇效。偏头痛点:无名指第一指关节尺侧——缓解偏头痛、肝胆区隐痛。后头痛点:小指第一指关节尺侧——兼顾扁桃体炎等后头不适。2. 胸腹与脏腑胸痛点:拇指指关节桡侧——胸痛或胸闷时尝试点按。胃肠痛点(劳宫穴与大陵穴连线中点):胃肠不适、心绞痛时的关键穴。咽喉牙痛点(第三、四掌指关节间):咽喉肿痛、牙龈发炎时按之。3. 腰背与脊柱脊椎与尾骨痛点(小指掌关节尺侧):腰背僵痛,兼调偏头痛、耳鸣。腰痛点:前臂腕横纹上1.5寸,两肌腱之间——久坐腰痛者的“急救穴”。4. 四肢与特殊症候肩痛点食指掌关节桡侧——肩膀酸胀时点压。内踝痛点拇指掌指关节桡侧——踝部扭伤的远端取穴。坐骨神经痛点(第四、五掌指关节间):放射性下肢痛的缓解点。哮喘咳嗽点食指掌指关节尺侧(掌面)——咳喘发作时的辅助穴。夜尿点(小指第二指关节横纹掌面):调节尿频、夜尿多。人体隐秘之处会阴与肛周痛点小指第一指关节桡侧——缓解隐私部位不适。眼痛点拇指指关节尺侧——视疲劳、干涩时的简易护眼穴。图片
手部的神经血管发达,手部运动灵活,手三阳和三阴经也在手部经脉交接;根据《黄帝内经》记载,手部存在'十二皮部'与全身经络的对应关系。现代全息医学研究发现,手部可视为人体缩微投影,除了李仲愚先生的十八奇穴在手部,董式奇穴也有很多手部的穴位,比如我们临床就常用手解和木穴。手部穴位的正确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在解决情志病和疼痛方面事半功倍,而且通过按揉也能达到日常保健的作用。
温馨提示:穴位疗法需辨证施治,严重疾病请及时就医。日常保健可轻揉穴位,每处按压1-3分钟,力度以微酸胀为佳。
下面是廖博士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上一篇:填报高考志愿,热门专业是否一定适合报考?
下一篇:没有了